一、政治領導力的內涵
政治領導力包括政治決策力和政治執行力。政治決策力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全局的能力,也就是保持政治定力、駕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風險的能力;政治執行力是指貫徹落實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重大決策部署的能力。
從歷史實踐看,政治領導力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的政治領導力體現在準確判斷中國的社會性質和革命任務,制定出符合國情的革命路線,帶領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黨在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上,始終發揮著政治領導核心的作用,引導國家不斷走向繁榮富強。
對于軍隊領導干部而言,其政治領導力的內涵涉及“八項能力”“六大素質”“三觀兩感”。這表明在不同的領域,政治領導力有著具體而豐富的內涵體現。從政治領導力的體現形式劃分,它可以分為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從政治領導力的主體構成看,它來源于黨的各級組織和黨員干部。
二、政治領導力的重要性
政治領導力是黨的核心領導力,是黨的干部必須掌握的看家本領。在黨的建設方面,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核心是提高黨的政治領導力,不斷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強化黨的領導核心地位,確保黨**權威,實現黨的全面領導和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
從更宏觀的層面看,中國*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每個歷史時期,在關系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根本、重大、原則和方向問題上的政治凝聚力、政治影響力和政治引導力,是黨的重要能力。這種能力是引領和保障黨的全面領導和正確實現領導一切工作的牽引力,又是衡量黨和人民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參考尺度。
三、管控力的內涵與在團隊中的體現
管控力與領導力緊密相連,在團隊形成的過程中,管理者對團隊成員的管控力是體現團隊管理者領導力的關鍵環節。團隊中的成員具有多樣性,每個人的性格、脾氣、興趣愛好和價值觀都不完全相同。要想將大家凝聚在一起,強大的管理控制能力是管理者必須具備的。
管理者的行為對下屬來說是一種參照。在日常工作中,如獎勵、培訓、溝通、批評、懲罰等實際工作環節,管理者需要有正確的價值觀來支撐有效的管理行為。例如,在獎勵方面,如果不恰當的獎勵方式可能會破壞團隊團結,降低工作效率。所以管理者需要具備良好的管控力,平衡團隊內部的關系,促進團隊積極健康發展。
四、政治領導力與管控力的關系
政治領導力與管控力存在著相輔相成的關系。政治領導力為管控力提供方向和目標。一個具有強大政治領導力的組織或團隊,能夠明確發展的政治方向、原則和路線等,這就為管控力的實施提供了宏觀的框架。例如,黨的政治領導力明確了國家和社會發展的方向,各級組織和管理者在進行具體的管理管控時,就要遵循這個大方向。
管控力是政治領導力實現的重要保障手段。通過有效的管控力,可以確保政治領導力所制定的決策、路線等得到有效的貫徹執行。在團隊中,管理者的管控力能夠將團隊成員的行為引導到符合政治領導力要求的軌道上來。如果缺乏管控力,政治領導力所提出的目標和決策就難以落地生根。
五、提升政治領導力與管控力的路徑
提升政治領導力,需要堅定的信仰支撐、長期的理論涵養、艱苦的實踐鍛煉和政治歷練、嚴肅的黨內政治生活淬煉。對于軍隊領導干部而言,要切實提升政治領導力,必須做到維護核心,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面向目標,強化把關定向能力;服從改革,提升政治執行能力;自我凈化,提高防腐拒變能力。
在提升管控力方面,管理者要不斷提升自身的領導素質。這包括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在處理團隊事務時做到公平、公正、合理。要注重與團隊成員的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需求和想法,以便更好地實施管控。同時,管理者要不斷學習管理知識和技能,提高自己在獎勵、培訓、溝通、批評、懲罰等方面的管理能力,從而提升整體的管控力。
總之,政治領導力和管控力在各個層面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正確理解二者的內涵、關系以及提升路徑,對于推動組織發展、實現目標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轉載://cqdwzx.com/zixun_detail/164087.html

